|
北京的郝万山大夫也喜欢用这种小柴胡汤加减来治疗抑郁症。
我觉得这个方子里没有很多温肾补脾的药物,对那些长期脾肾寒湿、能量不足的病友,可能起不到理想的效果。但对于一些轻度的抑郁,应该是有些帮助的。
...
can_do_it 发表于 10-6-28 13:09 ![]()
我上面那个贴子还要有所补充:罗大伦是用小柴胡汤加味来开路,然后用四逆散加味来调理。不知道这样的配方是不是能解决你说的那些问题。
——————————————————————————————————
郁闷久了,就会导致身体的失调,肝气开始变得不舒,火气郁积在身体内部,这样就开始出现了很多的病症。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阶段,中医认为,肝胆是阴阳之枢纽,涉及到身体阴和阳两个方面,如果加重,则病会由阳入阴,如果减轻,则会由阴出阳,外感病尤其是这样,而内伤病,则会导致阴阳的气机紊乱。
我在前面介绍过了,我一般是用小柴胡汤来调理这种情况,今天我再把我的心得讲讲,其实,小柴胡汤是我通常用的开路方,因为小柴胡汤力道淳厚,我把它做为劈山开路的方子,有肝胆气机不畅的,我通常会用三五副小柴胡汤,把患者的身体局面迅速改善,但是,我基本不用小柴胡汤一直治疗下去,因为路开出来了,接着用轻剂调理就可以了。
那么,我用什么样的轻剂呢?就是四逆散。
四逆散这个方子很简单,就四味药,我通常用的分量就是:柴胡六克、枳实六克、白芍六克、炙甘草六克。
就这四味药,疗效也很惊人,我下面慢慢来聊聊。
这个方子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写的方子,这个方子很奇怪,张仲景的原文是:“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这让很多人奇怪,说这是少阴病的方子啊,和调和肝胆没有关系啊?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读书要是这么读,就是死读书了,我看到现在很多人学《伤寒论》都是死抠条文,真是替他们遗憾,条文是要熟悉的,但是不能死抠,在古代有有很多的医家提出,说张仲景的书早就面目全非了,竹简错乱,被重新整理多少次了,我们必须要在熟悉条文的基础上,看出条文背后的真正含义。
我看《伤寒论》,条文我也看,但是我不背,我会去分析每个方子的真正的含义,看他们到底是作用于哪里,起到什么作用的。
在我看来,这个四逆散就是小柴胡汤的轻剂,是它的简化版。
如果单看它的条文,会觉得不清不楚的,但是,如果我们再看看小柴胡汤的条文,第九十六条,就清楚了“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其中咳、心悸、小便不利、腹中痛与四逆散汤证相应。
《伤寒论》第229条小柴胡汤证治中有“大便溏”,于四逆散下利相应。
148条:“手足冷”与四逆散之“四逆”相对应。所谓“四逆”就是四肢逆冷,手足冷的意思。
不多说了,总之,我认为这个四逆散就是小柴胡汤的轻剂,可以起到善后的作用,其中枳实下降,通利脾胃,柴胡上升,炙甘草守中,这是一个车轮的阵势,然后加上白芍,平肝养营,这个白芍在大阴旦汤里面是有的。
所以,当气机逆乱于胸中,寒热错杂严重的时候,我们用小柴胡汤清寒热,同时升降气机,当寒热清除,我们就可以用四逆散来继续升降气机,做善后调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