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一带有句民间谚语:“山东人说话邪,说曹操,曹操就到。”就是说几个人正在闲话,八卦某人,凑巧某人此时推门而入,此时的八卦者会有些吃惊、尴尬。很多人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于是就有了“说曹操,曹操就到”一说,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情况频繁出现,绝非都是偶然,肯定是有一种“信息沟通”在里面,这就是思维科学要研究的内容。
历史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刘邦北征,暂住其婿防地柏人县。由于其婿与刘邦有隙,欲乘机加害刘邦,于是在大帐周围埋伏了多名刀斧手。刘邦进到帐中,颇觉异样,突然问:此地何名?婿答:柏人县。刘邦自言道:“柏人,迫人,地名不祥。”旋即撤出。其婿大骇,以为刘邦有所识破,其实刘邦并无察觉。的确,在意识的层面,刘邦确无察觉,但或许刘邦直觉到了什么,比如我们常说:“气氛不大对头”。试想几十名刀斧手,屏住呼吸,紧盯刘邦,会不会有一种“信息沟通”,才使刘邦有所“直觉”?
我们知道,某人在一个房间呆过,他会把他的气味留在房间,一般人嗅不出这种气味,但是狗能精确的分辨出。当然如果这种气味足够大,我们人也嗅得出。某人在外面与情人幽会,回到家骗老婆说,在外打了一晚上麻将,老婆虽然觉得异样,也看不出破绽,直到有一天,老婆闻到男人身上的香水味,才最终识破。难道第一次老婆没有嗅到香水味吗?应该说嗅到了,但没有意识到。当她听说男人在外打了一晚上麻将,潜意识会提醒她,会嗅到一股烟呛味,但是她没有嗅到,潜意识层面的活动,才使她感到异样。当然,应该说,除了气味,还有很多“信息沟通”的媒介。
所以《中庸》讲:“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不要以为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你的任何活动都会通过一些细微的方面有所表现,所以,在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时候,也要光明磊落(慎独)。
林肯也说:一个人四十岁以后,要对自己的脸负责。为什么?因为只有内心安逸,才能外示慈祥,人的心灵活动日经月久,会沉淀在你的脸上。让人一眼辨识你是好人还是坏人。要知道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心里高兴,脸才笑。所以佛说:“心有所思,面有所示”。
再举一例,是言北宋程颐的,(具体记不准了)。程颐早起,去山中访僧。几至寺门,僧已在门口迎候。程颐吃惊问:怎知吾今日要来?僧答:先生行动,消息甚大,故知。此典故出于何处,一时查不出,但“消息甚大”一语记忆犹新。
佛门有“神通”一说,即言人经过经年累月长时间静坐,会出现一种类似“特异功能”的东西,称为“神通”,佛门视“神通”为外道,不相标榜。但是“神通”一说,绝非空穴来风,必有些事实。
我们知道,地震前有征兆,某些动物会事先有所反应。地震发生前,肯定会释放出多种信息,比如地电、地磁会有所变化,动物捕捉到了这种变化。一个人长期静坐,使自己处于一种无思虑状态,或许对一些信息感知更敏感,这也是常理之事,也可以名之为“神通”,动物能预知地震,也是一种“神通”。
还有一些孪生兄弟的例子,是说其中一人突遭变故,另一方会有所感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人脑和电脑一样,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也是一种电磁行为,人遭变故,会发出一种强烈的信号,由于孪生兄弟具有“同构契合”性,另一方有所感知也是当然之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