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心理网

标题: 说说平等 [打印本页]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06:50
标题: 说说平等
本帖最后由 叁贰肆肆 于 25-1-21 07:17 编辑

平等观是什么,不太好说,与之相对立的概念即“等级观”却要好说一点。何为等级?就是高高在上、虚伪装B,与之相对立的平等则是真诚、真实。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强迫症的康复过程就是价值观从等级观变为平等观的过程。想想之前,我为什么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因为我必须得比别人牛B,我得让别人仰视我,那种感觉很爽。但是那种等级观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我把别人踩在脚下的时候,其他人也会把我踩在脚下,一层踩一层。因此,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我就会想着是让他给我gui着还是我给他gui着,内心无法得到平和。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06:55
当我痛苦地放下等级观的时候,也就放下了面子,放过了自己。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07:01
真正康复的强迫症患者都是非常真诚、真实绝不装B的,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这一点去判断强迫症患者的康复是否是真的。因为强迫症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以前装B太久、太深、太苦导致的,一旦体验到做真实自己的解脱与快乐,鬼才会想要回去继续装B。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07:05
真诚、真实的价值观就是平等观,因为这表明持有这种价值观的人并不想建立一种对待别人的优势,只想做自己。放过了自己也放过了别人。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07:10
本帖最后由 叁贰肆肆 于 25-1-21 10:05 编辑

萧远山死而复生之后并不想报仇了,他说,弟子生平sha人上百,如果所sha之人的亲人都来找我报仇,那么弟子si上百回也还不了。这就是一种平等观,他把自己放在了与所有人都平等的位置上,唯有如此,才能产生这样的感慨。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07:13
真希望有人能去考证一下金庸先生的生平,我觉得他神经质症康复的体验应该在创作《射雕英雄传》与《天龙八部》之间,在创作《鹿鼎记》之前完全康复了。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07:15
我完全康复了吗?应该是没有,因为我有时候忍不住还是想要装B,在这里发这些帖子都有想要装的成分。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0:17
强迫症患者对等级观的抛弃、平等观的选择并不是基于道德而是对于痛苦的抛弃、对于快乐的追求,它来源于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能欲望。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0:21
我写的这些东西可能看起来有点混乱,但我懒得整理好之后再发出来,因为它现在就是我内心的真实情况,就这样。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1-21 14:00
说的挺好,不知道你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解决内心冲突很重要。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4:15
所有强迫症患者都想获得解脱,但又非常困难,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敢承认真实的自己,怕丢面子;二是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以我自己为例,如果当初向老师和同学们承认自己数理化学起来很吃力,人也不够聪明,省二等奖也是我蒙来的,我当时的压力也就全卸了,当然也就不会后来的强迫症,但我好面子、争强好胜,非要死死抓住本就不属于我的荣誉,以至于步入歧途,我这是自作自受,怪不得任何人。再者,一旦步入歧途,精神开始恍惚,在面子与自我的夹缝中煎熬,失去了辨别能力,连自己错了都不知道,也就不能主动地从那种压力下解脱出来。如果有人能及时点拨,告诉我哪错了,就算当众让我颜面扫地,我不但不会怪罪他,还会叩谢大恩,恰如萧远山、慕容博一样。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4:18
但那对于当时只有十三、四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有时候真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能成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必修课,那样也许能挽救很多孩子的人生、拯救很多家庭的困顿。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4:20
春花秋实 发表于 25-1-21 14:00
说的挺好,不知道你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解决内心冲突很重要。

现在还可以,但并未完全康复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4:33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还处在强迫症中的人非常喜欢装,非常在意自己的面子,就算要他暴露自己的缺点,他只会暴露一些无足轻重的所谓缺点,但绝不会暴露自己任何实质有损面子的缺点。为了保住面子,他们特别喜欢好为人师,指点江山。我不是在指责他们,绝对没有那个意思,我也曾是那样的人,我只是希望所有的强迫症患者把自己的本来面目完全暴露出来,不妨大大方方、痛痛快快爆哭一场!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获得大解脱。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1-21 14:47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1-21 14:18
但那对于当时只有十三、四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有时候真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能成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必修课 ...

不是身在其中经历过哪有这样的觉悟,能碰到个好的心理医生已经是万幸了。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1-21 14:50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1-21 14:33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还处在强迫症中的人非常喜欢装,非常在意自己的面子,就算要他暴露自己的缺点, ...

这样的人才可悲呢,深陷病里边遭受无尽的折磨。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5:03
春花秋实 发表于 25-1-21 14:50
这样的人才可悲呢,深陷病里边遭受无尽的折磨。

也不能这样说,他们内心深处是希望得到解脱的,否则也不会四处求医问药。他们只是迷失了,不知道怎么办,内心倍受煎熬,只能抓住那一点点可怜的面子聊以自慰,一旦他们恢复本来面目,自然就会变得开朗豁达。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1-21 15:50
放下虚伪的自尊自己的内心不一定会接受。所以有时候强迫症治疗起来很难。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5:57
春花秋实 发表于 25-1-21 15:50
放下虚伪的自尊自己的内心不一定会接受。所以有时候强迫症治疗起来很难。

放下虚伪就是承认失败,森田所说的“失败者才能成功”估计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1-21 16:02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1-21 15:57
放下虚伪就是承认失败,森田所说的“失败者才能成功”估计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了这是心理的一个阶段。这需要很高深的领悟力,很多人做不到呢。恭喜你做到了。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6:18
春花秋实 发表于 25-1-21 16:02
当然了这是心理的一个阶段。这需要很高深的领悟力,很多人做不到呢。恭喜你做到了。

其实我也没啥高深的领悟力,只是太痛了自然就得放手,换一种价值观、换一种活法,否则就挂了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1-21 16:36
本帖最后由 春花秋实 于 25-1-21 18:37 编辑

治疗强迫症是改变人的思维改变人的性格之路,不亚于刮骨疗毒。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1-21 17:25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1-21 16:18
其实我也没啥高深的领悟力,只是太痛了自然就得放手,换一种价值观、换一种活法,否则就挂了

@朗朗讲过:“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1-21 17:25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1-21 16:18
其实我也没啥高深的领悟力,只是太痛了自然就得放手,换一种价值观、换一种活法,否则就挂了

或者说:“从经验中学习”。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1-21 17:25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1-21 16:18
其实我也没啥高深的领悟力,只是太痛了自然就得放手,换一种价值观、换一种活法,否则就挂了

又或者说:“病 因 不明”。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1-21 17:26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1-21 16:18
其实我也没啥高深的领悟力,只是太痛了自然就得放手,换一种价值观、换一种活法,否则就挂了

摆脱{受虐性格}。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1-21 17:27
thail08 发表于 25-1-21 17:26
摆脱{受虐性格}。

为保证安全,需在专业人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的“跟进”下进行,防止错误盲动与反复。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8:25
thail08 发表于 25-1-21 17:27
为保证安全,需在专业人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的“跟进”下进行,防止错误盲动与反复。巩固治疗效果 ...

就强迫症而言,好了就是好了,没好就是没好,它不像一般的病,不存在巩不巩固的问题。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1-21 18:29
本帖最后由 叁贰肆肆 于 25-1-22 06:37 编辑

😁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1-22 11:10
明白128513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2-1 19:13
我们神经质性格的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只要不迷失在各种各样的归训、评价中,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都会有不错的人生。这可能没有说起来那么容易,特别是青春期的神经质性格者,青春期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段危险期,只要能安全度过那段时期,我们都能有一个不错的命运。所以,对于很多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进行心理指导特别重要。


作者: sophie1986    时间: 25-2-1 22:55
唉我咋觉得正常人里喜欢高人一等,随时秀优越感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2-3 17:38
本帖最后由 叁贰肆肆 于 25-2-8 10:08 编辑
sophie1986 发表于 25-2-1 22:55
唉我咋觉得正常人里喜欢高人一等,随时秀优越感

追求优越感就是在追求别人的羡慕、赞美,以此来获得快乐,这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模式。我觉得这与我们从小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成绩好就经常受到表扬、成绩差就被各种贬低,长得好看就四处受到青睐,反之可能会被各种无视,这是一种通过相互比较来获得快乐的模式。由于这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且我们从小就身处其中,因此这种模式已经进入了潜意识、深入了骨髓,我们不容易觉察到。它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的表现出来。若非这段强迫症的经历,我会一直成为这种模式的拥趸。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2-3 17:51
除了这种通过与别人相互比较确立优势来获得快乐,还有其他成本更低、更容易获得快乐的方式吗?我觉得还是有的,比如,与夕阳共振、与花草共振、与马路共振、与清风共振、与美人共振、与帅哥共振、与工作共振、与自己共振,与万物共振。任何事物都有能与我们共鸣共振的地方,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获得快乐只是其中一种方式,就我自己的亲身体验而言,还是成本最高的一种。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2-3 17:56
我觉得逐渐清醒过来的强迫症患者都不会再想通过那种方式来获得快乐了,已经被整得PTSD了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2-9 00:49
又看了《天龙八部》鸠摩智在枯井中悟道的那一段,每次看都能引起情绪上的波动。鸠摩智感激段誉将他苦练三十年的功力吸走从而把他从走火入魔中解脱了出来。走火入魔真是个好词,非常精准地概括了我们神经质症患者的精神状态,我们真的走火入魔了哈哈哈哈。只有清醒过来才知道以前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心态和行为都罪孽深重。清醒这两个字太好了,比康复两个字更好。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2-9 00:58
我们都走了火、入了魔,迷失了自己,只知道很痛苦却不知道错在了哪里,外力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若非如此,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将会在混沌中走向生命的暗淡。这种外力就是一种机缘,看个人运气。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2-9 01:04
私以为金庸老先生应该也是在某种机缘之下从神经质症中清醒过来的。
我对金庸老先生非常尊重,只是这些武侠人物的经历与我的经历太像了,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顺便就作了点猜测,没有其他恶意。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2-9 18:35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2-9 00:49
又看了《天龙八部》鸠摩智在枯井中悟道的那一段,每次看都能引起情绪上的波动。鸠摩智感激段誉将他苦练三十 ...

清醒是康复之前的一个状态,先清醒再有康复的。
作者: 春花秋实    时间: 25-2-9 18:37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2-9 01:04
私以为金庸老先生应该也是在某种机缘之下从神经质症中清醒过来的。
我对金庸老先生非常尊重,只是这些武侠 ...

从整体金老先生的作品看,他的心理是健康的稳定的。
作者: sophie1986    时间: 25-2-12 12:50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2-3 17:56
我觉得逐渐清醒过来的强迫症患者都不会再想通过那种方式来获得快乐了,已经被整得PTSD了

感受到深深的共鸣,中国的优绩主义,面子文化太有毒了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3-11 14:40
sophie1986 发表于 25-2-12 12:50
感受到深深的共鸣,中国的优绩主义,面子文化太有毒了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3-11 14:47
之前一直被对疾病的担忧所阻碍,做什么事情都没动力,感觉没意义。前天好像一下子那种没动力的感觉消失了,我是不恐惧担忧了吗?不,还是担忧,但动力好像回来了,这几天每天都在学习,在担忧中还是可以做点事情的。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3-11 15:30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3-11 14:47
之前一直被对疾病的担忧所阻碍,做什么事情都没动力,感觉没意义。前天好像一下子那种没动力的感觉消失了, ...

那是,禅宗(?)强调不着形式,念 佛。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3-11 15:32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3-11 14:47
之前一直被对疾病的担忧所阻碍,做什么事情都没动力,感觉没意义。前天好像一下子那种没动力的感觉消失了, ...

我对@502老哥说,第一不怕,第二不会,
最近思前想后,还想再补充补充,
就是:第三不满。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3-11 15:34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3-11 14:40

有不满就对,
没有不满(所谓的【温水煮青蛙】理论)就不对。

还有一重解释,就是对自己不满:
“自己是不是有受虐性格?
老是陷在焦虑恐惧惊恐的泥潭中,
每天超过两个小时”。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3-11 17:56
thail08 发表于 25-3-11 15:34
有不满就对,
没有不满(所谓的【温水煮青蛙】理论)就不对。

随不明但觉厉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3-11 18:18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3-11 17:56
随不明但觉厉

温水煮青蛙是千禧年之前最流行在深圳高级打工仔(我指HW公司)中的,

在一个温吞吞的环境中被【同化】掉的概念,
要大家知道【精神健康观念】已经大大落后,
必须{奋起直追},
必须{加油}哟!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3-11 18:19
thail08 发表于 25-3-11 18:18
温水煮青蛙是千禧年之前最流行在深圳高级打工仔(我指HW公司)中的,

在一个温吞吞的环境中被【同化】 ...


作者: thail08    时间: 25-3-11 20:17
叁贰肆肆 发表于 25-3-11 18:19

谢谢您听我胡诌
作者: 叁贰肆肆    时间: 25-3-11 21:40
thail08 发表于 25-3-11 20:17
谢谢您听我胡诌






欢迎光临 阳光工程心理网 (http://43.128.9.207/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