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黑眼睛所说,第一步,开启他与外界的接触。。。
正如老风说的,先联系上他母亲,了解他的状况。。。
正如向往说的,成立一互助小组,让他找到支点。。。 可是谁牵头做呢?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里人会反对我管太多闲事的,用他们的话说,自己都还脑子有病!{QQ6} 本帖最后由 ShellBabae 于 11-1-9 19:15 编辑
我说说我的想法吧,我认为:
1、找到合适的医生,对症下药是第一。这期间,需要小袁父母和朋友的关心,频率可以高一些,他不接受电话,那就短信,电子邮件。
2、药物开始起作用的时候,鼓励他接触社会,不用从太难的开始,就和大家一起玩耍,比如定期举行聚会(豆瓣上有太多的活动可以参考,只要当地病友有人去,不妨事先通知小袁,一起去)。一起锻炼,比如跑步和爬山,天气好的时候去公园晒太阳,一起采摘,一起去徒步。接触大自然。
3、在药物开始起作用的期间,进行心理疏导。本版有很多不错的心理医生,电话交流或当面咨询都可以。
4、当情况稳定到一定程度,小袁自己估计就会想工作了,这个时候,还请大家多提供猎头的联系方式以及各种工作机会。以他的专业可以尝试的工作非常多,他本领域的,或者NGO之类的工作都可以。
5、不知可否有人联系《时尚健康》这本杂志的主编,这本杂志是国内最早开始关注抑郁症的公众杂志。每年的三、四月份(大概,记不清楚了)都会有针对抑郁症这个话题的专刊。尝试给本杂志的主编写信,看看她们能否给我们回复以提供更多的资讯从而更好的帮助小袁。
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药物起效,让小袁自己能够觉得渐渐有起色,我还是认为在最恶劣的阶段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是关键,此外小袁先暂时抛开IBM不谈。其实,从长久来看,能够接受一位抑郁症患者在其公司工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潜在宣传意义的事情,IBM中国的危机解决显然不怎么样,当然,很大程度上也说明在我们国家大家对抑郁症的了解多么的肤浅。在此过程中,上海的战友们,可以考虑联系一下吴迪(麻辣情医),也许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从她一个心理咨询师和阅历更广经历更多的这种背景来说,可以给一些好的建议。 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是关键 从我与小袁的交流来看,我感觉他的主要问题是他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这当中,我想一方面与其身处抑郁有关。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对于中重度以上的抑郁症,关键是需要足剂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当然也需要知道在这期间治疗和休养的正确方法(希望小袁看看我整理的帖子:抑郁症自我调节的相关知识:轻松告别抑郁症--森田养生法(中村敬、施旺红主编)学习笔记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66464-1-2.html)。此时,积极的心理治疗和调节的作用不大,这是我自身的体验。在康复的中后期,可以适时介入心理治疗,改善认知和思维,发动其自发性,慢慢回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轨道,与社会慢慢接轨。
除了其身处抑郁以外,他认为关键点是他无法找到他为之呕心沥血多年的专业相关工作,没有公司意愿给他提供工作机会,使他深感绝望。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想外部的环境是很难掌控和改变的,除非有公司给他提供他希望从事的专业工作,否则从外部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只能寄希望于小袁自己,希望小袁能够换角度去思考,调整自己的期望和希望,就算是暂时从事一些完全与其原先为之呕心沥血的专业无关的工作,也能够接受。根据其目前的处境和状况,拓宽其找工作的范围,放宽自己的眼界和视野。当然,关于找工作的问题,需要在其状态允许的情况下再去考虑;在此之前,最关键、最重要的是治疗、休养和调节,包括心身方面的。
第三,他目前的困境,我估计与其成长经历以及缺乏相关心理卫生知识有关,与其个性以及认知的偏差也有关,我相信他的智商肯定是很棒的,但在情商方面,特别是心灵的成长方面,则需要在今后恶补。否则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从他发病的缘由看,与他追求完美、不善于调节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可谓是工作狂而导致其阴郁的;从他与IBM的纠纷事件中,可以看出其是非常固执、不善于灵活变通、随机应变的,也缺乏适可而止的觉察。我感觉他无法适时调整其目标,而一味与IBM公司纠缠,反而使处于弱势的他深受其害。据他说,他所从事的行业已经没有公司意愿给他提供工作的机会,而这这正是他非常在乎的。他认为,能否从事其专业的工作,关乎其自信心的恢复!
由此可见,对于小袁的援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当然,如果有我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我意愿参与。
让我们一起为小袁祈祷、祝福吧。{QQ66}
小袁,加油!!{QQ85}
不放弃、不抛弃!!
页:
1
[2]